时间:2022-09-30 22:05:49 | 浏览:388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
8月19日,中国共产党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和出席鹤壁市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为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组织有力有序,工作部署严密
压实工作责任。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区委成立了换届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下设人事安排、代表选举、文件起草、会务准备等八个工作组,严格按照市委要求组织好换届各个程序和环节,切实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区委组织部为换届参与人员印发换届“流程图”,并进行全员培训,列出时间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做到情况清楚、研判准确、措施到位;同时,为每个代表团配备一名组工干部,对落实区委部署、执行换届程序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加强上下联动,建立换届日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换届组织严密、程序规范、闭环管理。
从严推选考察。严格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要求,真正把各领域、各部门、各条战线上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有较强议事能力的骨干力量和优秀分子选出来,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代表的先进性、广泛性。组成10个换届考察组对人选进行细致考察,确保选出的代表、委员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山城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本次党代会代表中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占总数的43.7%,女性代表占总数的32.7%。把握倡导“高线”、退出“下线”、否决“底线”,制定负面清单,建立由组织、纪检、综治、信访、计生、法院、检察院等9个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审专班,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先后将不符合条件的15人拒之门外。
构筑防控体系。区委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及本地区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成立工作专班、精心部署安排、细化工作方案,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为党代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成立副区长为组长的大会防疫医疗组,制定《山城区十一次党代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会议前所有代表和工作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会议期间所有参会代表实行会场—宾馆“两点一线”闭环式管理,配备统一交通工具,会议现场设立体温检测点、消毒点、登记点、报到点、隔离观察点,出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建立起全方位、无死角的疫情防控体系,全面保障大会的安全召开。
严肃换届纪律,确保风清气正
明确“五个责任”。区委高度重视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组织部门的直接责任和指导责任,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转发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职责任务,把任务具体到事、责任到人,形成责任链条和体系。
做到“三个在先”。早安排早部署,确保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及早发布《“十严禁”换届纪律》公告,并利用掌阅山城、山城党建等新兴媒体,对换届纪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宣传;印制发放“十个严禁,十个一律”换届纪律宣传卡1000余份,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党代表、换届工作人员观看换届纪律警示教育片《警钟》、《警钟长鸣》700余人次、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300余份,推动“十严禁”纪律要求入脑入心。
建立“三个机制”。建立举报机制,畅通电话、信访、网络举报渠道,实行“12380”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发挥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综合举报平台作用,实时监测换届风气动态。建立查核机制,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联合成立换届纪律问题专门查核小组,对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反映及时受理、限时办结,保持对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建立巡回督查机制,组建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紧盯换届重点环节,对换届政策法规执行、严肃换届纪律等情况进行全覆盖巡回督查,开展集中督查多次,有力保证了换届全过程各环节清正清新。
绘制发展蓝图,凝聚奋进力量
加强思想引领。山城区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把个人进退留转交给组织,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区委书记、组织部长等区领导多次,与代表、委员谈心谈话,勉励他们认识到“退”的只是身份,不是责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永远不能“退”;“留”就要忠于职守、意志不减。
绘好发展蓝图。结合山城实际,精心起草党代会报告。报告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基层镇(街道)、区直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多次与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和老干部、专家学者、党员代表等群体进行座谈,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发扬了民主、振奋了精神。在党代会召开过程中,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代表对报告进行充分讨论,认真听取、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让报告更加务实科学、鼓劲提神。
优化班子结构。经过换届,区委班子中40岁左右年轻干部配备4名,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配备3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27.3%;女干部配备1名,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有10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90.9%,增加2名常委兼任政府党组成员。截至目前,区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岁,班子的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扬帆起航正当时,接力前行谱新篇。大换届就是大接力,新班子要有新作为。当前,山城区正处于奋力拼搏、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新班子踏上新征程,新目标激发新动力,区委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利接过“接力棒”,以“山城铁军”的昂扬姿态,把人民群众的信任,凝聚成创新实干、担当作为的职责和使命,转化为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激情和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向谱写高质量富美山城建设新篇章的目标奋勇前进、砥砺前行。
编辑:蒋晓芳
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610/2611/2612/2613/2614/2615/2616/2617/2618/2619/2620/2621/2622/2623/2624/2625/2626/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8月19日,中国共产党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和出席鹤壁市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为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组织有力有序,
映象网讯(记者 王东红 实习生 申瑶 通讯员 张婷媛)五年来,鹤壁市山城区持续奏响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主旋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做好工业兴区、强区富民、环境建设、孝善山城、党建引领五篇文章,
近日,区城市管理局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各项工作,并结合市、区会议精神和工作职能对2022年重点工作进行梳理部署,加强党建工作,履职尽责,自我监督,转变作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精致管理,注重服务提升;抓好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城市创建、
新拓洋生物化工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摄长风中路街道的承德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宽阔整洁的山城南路。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摄环境优美的鹤壁市清华园实验学校。【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张婷媛】老城区,新活力
——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清山“2022年区发改委将围绕提升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产业发展质量,保障经济运行平稳、能耗“双控”落实、民生发展底线工作,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山城更加出彩的绚丽新篇章贡献力量。”就
【编者按】70年沧桑巨变,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栉风沐雨,作为安庆发城之源,发展的春风早已吹满迎江。历经70年的洗礼,始建于1949年4月的安庆市迎江区,从最初的15平方公里辖区拓展至如今的207平方
石林镇的古镇风貌,宝山街道的现代新城,大胡街道的明清风情,汤河桥街道的汤河风韵,长风中路街道的繁华商贸……去年以来,山城区一个个美丽城镇初放芳华,一跃成为人们乡愁的安放之地,铺就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生的美丽图景,勾勒出小城镇发展的新画卷。
近日,记者一走进山城区石林镇黑塔村,就看到五六名村民在清扫村道。“这几天全村都在大扫除,昨天我把自己的院子收拾完了,今天来参加村里的清扫活动。”一名村民边干活儿边对记者说。“我们把村子分成6个网格,村民分成6个小组,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2021年6月,老旧小区改造的春风吹到山城区山城路街道,为了让辖区群众住得更舒心、更幸福,山城区山城路街道积极推进2021年老旧小区杨邑路社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如今再看这些老旧小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位于山城区山城路街道的青工楼小区,建
3月5日,2022年山城区教育体育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21年高质量发展和重点工作,表彰了在12项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安排部署2022年山城区教育体育重点工作,动员山城区教体系统以更足的信心、更大的干劲、更实的
“我去外地亲戚家住了俩月,回来以后简直认不出这是哪儿了,小区改造得太好了!”12月22日上午,在山城区山城路街道杨邑路社区无专厂家属院,72岁的居民王先生看着大变样的小区说,如果没有老照片对比,很难相信如今地面整洁、环境优美的小区在今年夏天
“市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三个强市三个鹤壁’、实现‘三富三美’的美好蓝图,响亮提出实施区域协同质效双升行动,统筹新老城区建设,打造全国资源型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为山城区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0月26日,山城区委书记胡红军表示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云飞风起,鹏程万里。十年来,常州市钟楼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GDP年均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高新技术企
全区生产总值十年连跨5个百亿级台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十年增加15倍,“四新”投资增速居全市前列市北: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写新篇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打破沉寂,破土而出;青岛里院建筑最集中、面积最大的街区——四方路历史街区强势回归;海晶化工、青啤麦芽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