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1:57:24 | 浏览:429
初冬时节,虽然多了几分清冷,但在山城区石林镇西酒寺村的农业合作社大棚里,一排排红艳艳的火龙果煞是喜人。西酒寺村曾是一个“空心村”,几年前,返乡创业的胡小刚依托鹤鸣湖旁的100余亩地,创办了集采摘、深加工、研学等项目于一体的昇华果树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年初以来,该合作社接待游客万余人次,为15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去年年底,山城区1279户4086人全部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山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顶格站位总揽推进、紧盯实效精准施策。如今的山城大地,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像西酒寺这样的老村新景纷纷涌现,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摆脱贫困后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11月16日,记者就山城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采访。
接续奋斗,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山城区委、区政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十四五”开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年初以来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各类会议34次,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遍访脱贫村、走访重点村和分包脱贫户,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切实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
该区还实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行业包政策工作机制,山城区38个行政村每村一名区级领导、一家帮扶单位、一名责任组长、一名帮扶队长、一名驻村书记分包联系,对新纳入的监测对象逐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实现了“五级人员”帮扶责任全覆盖。动员60余名纪委干部下沉一线,不间断对帮扶单位、行业部门、镇村干部开展常态化政治监督,以追责问责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同时,抓能力培训、抓作风转变,培训各级帮扶干部9期3126人次,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添力量。
精准施策,1279户脱贫群众奔向好日子
“现在吃穿不愁,除了享受各项帮扶政策,村干部还在家门口给我找了个零工,一天70元钱,日子过得好着呢。”11月15日,中石林村脱贫群众王金习说。
山城区紧紧围绕政策稳定、衔接、优化、见效八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让1279户4086名脱贫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教育扶持方面,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先后投资810万元,对农村学校进行提升改造。对445名建档立卡学生发放教育资助45.2万元,实现教育帮扶政策应享尽享。
在健康扶持方面,全面落实各项健康扶持政策,399名监测对象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各类医疗资金323.46万元,免收住院押金200余万元,惠及脱贫群众984人次,综合报销比例达85%。脱贫人口门诊慢性病就诊1493人次,报销21.16万元。
在社会保障方面,持续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发放居家托养补贴6.72万元,惠及112名脱贫残疾群众。严格落实最新兜底保障政策,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74万元、特困救助98.4万元、临时救助27.9万元、两项补贴64.4万元。
在住房安全方面,完成10024户农户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水平。
在饮水安全方面,进一步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投入700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4个村接通自来水。
脱贫攻坚战胜利后,防止出现返贫和致贫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山城区实施每月常态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信息数据共享预警监测机制,全面分析农户收支增减、动态就业、行业数据等信息,确保应纳尽纳。7月份以来,新纳入监测对象74户267人,均已落实防贫保、产业帮扶、健康帮扶等政策。
7月份的洪涝灾害发生后,为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山城区各级帮扶干部深入一线排查受灾情况,对损毁的68个扶贫项目优先抢修重建。紧急下拨20万元用于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新增小微公益性岗位338个,有效降低因灾因疫返贫致贫风险。
全面发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整齐的道路、洁白的墙体、干净的厕所……这两年,山城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颜值”与“气质”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今年,山城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投入803万元衔接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户厕所改造全部完成。高质量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农户后续治疗得到有效保障。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38个村健身器材全覆盖。
此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方面,向1842人次困难学生资助84.1万元。医疗保障方面,建立脱贫人口大病救治专项台账,134人重大疾病患者救治率达100%。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8个村实现一村一室,一名合格村医。住房安全方面,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实现住房安全动态排查、动态清零。饮水安全方面,为38个村安装净水设备,让群众用上干净便捷安全的饮用水。
乡村振兴,产业要兴旺。山城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今年投入衔接资金1882.7万元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食用菌、火龙果、祖代鸡等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截至9月底,发放产业收益73万元,带动740名脱贫群众务工就业。大力开展消费帮扶,组织开展“互联网+抗灾情、战疫情、促销售、助消费”活动,带动销售80余万元。加大对农产品资格认证力度,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抓实金融帮扶,新增小额信贷167户,其中监测对象11户,贷款金额18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山城区依托红色石林会议旧址和鹤鸣湖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教育+生态休闲+特色种植+产品加工+研学体验”的红城田园综合体,重点建设了集研、学、旅于一体的党性教学实践基地、水云间高端民宿、欢乐田园、智慧互联网温室大棚、百菇小镇等重点产业园,让游客能够全过程参与红色游、生态游、菌菇生产加工、火龙果芭乐种植采摘,并带动600余名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信息来源:鹤壁日报)
(来源: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4月27日晚,三门峡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疫情防控情况。 4月26日21时45分,三门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1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7日3时经三门峡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专家组综合判定其为无症状感染者。随后,三门峡市委市政府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唐显 王欢为解决审计干部队伍在政治意识、能力素质、纪律作风、机关建设等方面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近日,鹤壁市山城区审计局开展了“五查五促”能力作
9月1日,记者从山城区商务局获悉,山城区通过明确保供主体,启动供应渠道;深入经营一线,强化市场监测;线上线下相结合,稳定百姓“菜篮子”;严格防疫措施,确保进得安全等举措,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保储备充足、供应稳定、调度有序,全力保障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近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区委书记袁钢批示推荐《一个人是否靠谱,闭环很重要》,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并领学该文章。会上,中心负责人强调,要认真领会袁书记关于学习《一个人是否靠谱,闭环很重要》的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和把握文章所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