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1:06:24 | 浏览:706
7月19日傍晚,一场夏雨过后,浚县古城内多了几分凉意,古色古香的西大街食香弥漫,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前来打卡。
还不到晚上7点,位于西大街的黎阳子馍店内便座无虚席。“平日里我们每天大约要烤300多个子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随着古城游客增多,子馍销量也会翻番。”黎阳子馍店店主张秀丽说,石子馍是浚县传统名吃,大多到古城游玩的游客都会买来品尝。
作为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加大对浚县古城的保护力度,总投资50亿元的古城保护工程已累计实施项目67个,4条大街肌理修复等项目全面完成,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即将完工,新业态纷至沓来,先后入驻服务企业和特色商铺300多家,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直接带动3万人稳定就业,古城已成为古老又现代的“活”的博物馆。
“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我们紧抓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机遇,不断丰富夜间亮化、游购业态,实施春赏万亩桃花、夏玩运河夜宵、秋登大伾浮丘、冬逛千年庙会,每季一个主题、每月一个活动,持续做精假日演艺,提升游客吸引力。”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士超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省内外游客来到古城,不少像张秀丽这样经营当地名吃的古城居民也享受到了“旅游红利”。
随着夜幕降临,盛夏的西大街迎来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在“吴二锅花生米”店内,66岁的吴希堂热情地招呼着往来游客。
拥有200余年历史的“吴二锅花生米”也是浚县传统名吃。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吴希堂在古城经营这家店铺已有40年之久。“随着古城游客增多,我们这些老字号的生意也明显好转。”吴希堂说,每年正月是一年中他生意最好的时候,花生米每天销量可达上千斤,是平日里的10倍。
古城经济不仅是吃吃喝喝,还有更多文化内涵。这里还“藏”着众多浚县老字号和非遗工艺品商铺,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彰显着这座古城的文化味道。
一块泥巴能承载怎样的历史文化?记者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传承人宋楷战的店铺里找到了答案。在他的“憨刀文化创意馆”里,记者看到用黄河胶泥捏制而成的泥咕咕题材众多、琳琅满目,不仅有常见的家禽、传说中的瑞兽,还有历史人物甚至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制作体验。
“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能用嘴吹出‘咕咕’声而得名。”宋楷战介绍,他的家乡浚县伾山街道西杨玘屯村是泥咕咕的集中产地,村内现有泥咕咕工匠艺人1000多名,素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称。在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泥咕咕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年销售额1200多万元,年接待泥塑体验游、研学游达8万多人。
古城的生命在于文化,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除泥咕咕文化体验项目外,浚县古城还吸引了皮影文化体验馆、马家院民宿、粮仓历史主题展等一批游览项目入驻,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还让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新活力。
“目前,浚县正围绕全省‘十大战略’之一的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以城市景区化、景城一体化的理念,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功能与旅游功能、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全方位深度融合,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张士超表示。(来源:河南日报)
文玩葫芦又叫手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会变得十分润滑光亮,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同时也能按摩手上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葫芦谐音福禄,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甚众,为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经多年把玩摩挲,日久天长,
作者|李安定(新华社高级记者 网上车市社长) 金超 (网上车市执行总编辑)1.国企混改新突破 奇瑞获得投资200亿元作为中国汽车国企所有制混改的新突破,一家民营投资机构——“青岛五道口”在奇瑞挂牌出让股权后,成功竞标,对奇瑞奇瑞控股和奇瑞股
飞友科技发布的《2021年7月民航运营报告》显示,广州白云机场出港航班量领跑中国内地千万级机场。数据显示,2021年7月,中国内地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约为12336班次,环比提升11%;受月底多地散发疫情影响,月度总体航班量相较2019年同期
来源:广州日报秋风送爽,瓜果飘香。在国庆中秋来临之际,白云机场作为花城广州的重要窗口,投入上10万株花卉盆栽扮靓地标,营造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市民、旅客拍照打卡。鲜艳的国旗、五彩的灯笼,五羊的剪影、西关的花窗,玉兔、鲜花等具有代表元素
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提到这个材质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是高端木材的代名词了,而且在国内的红木家具中的被认可程度甚至超过了同为‘‘三大贡木’’的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现在市场上流通最广的也是大红酸枝的家具,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随着明清红木家具
据2021年《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超过6亿,其中高度近视患者,占比约9%。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青少年近视率更是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学业的繁重,学生们每天长时间对着书本和各种电子设备;为了生活,你每天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6日电(记者 张尼)今天是全国爱眼日,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近视大国,青少年的“小眼镜”问题更为突出。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今天这个以爱护眼睛为主题的日子里,让我们都关爱一下自己的“心灵之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走到大街上,迎面走来两个人,其中就有可能一个戴着眼镜。小时候打游戏看漫画,长大后刷手机玩电脑,辟谣君不禁提了提鼻子上的镜架:辛苦了,我的眼!今天是全国爱眼日,辟谣君特
【中国6亿人近视 你有戴眼镜的烦恼吗?】今天是全国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是世界第一近视大国。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举措,着力防治儿童青少年的近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一1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100米外人畜不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尤其堪忧,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