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泄洪,王庄镇7万人转移:凌晨1点收通知,3点就走,昨天我还在做志愿者,可怜别人,今天就成受灾群众

时间:2022-09-30 20:39:04 | 浏览:531

7月28日,因鹤壁浚县将启用圈里分洪口泄洪,王庄镇政府于凌晨动员全镇居民紧急转移,并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全镇人员必须与28日12时前撤离,不留一人!当日24时,全镇将停水停电。王庄镇全镇共有46个行政村、7万多人口。当地媒体报道显示,大部

7月28日,因鹤壁浚县将启用圈里分洪口泄洪,王庄镇政府于凌晨动员全镇居民紧急转移,并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全镇人员必须与28日12时前撤离,不留一人!

当日24时,全镇将停水停电。

王庄镇全镇共有46个行政村、7万多人口。

当地媒体报道显示,大部分转移村民选择投亲靠友,确有困难的群众将被分别安置在鹤壁科达学校、淇滨中学、鹤壁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鹤壁汽车工程学院等6个集中安置点。

截至28日22时,转移工作告一段落,当天共有44辆公交车参与转移工作,转移群众2000余人。

7月29日下午,淇滨中学安置点。图/武汉晨报特派记者 李益文。

【1】小河村村民:害怕儿子回来没有家

我是小河村人,叫谷小钟。是28号上午从村子里被转移出来的,河北的一个救援队带我们出来的。

最开始被安置在浚县一个中学,在那里呆不到3小时就接到通知,全部撤到鹤壁的淇滨中学来,我听其他人说,是因为水又要涨,我们待的那个中学不安全,所以才跟着撤到鹤壁去。

我家里有4个人,老婆和妈妈在水没淹过来的时候就出去了,19岁的男娃,今年大年初三就去浙江打工了,不在河南。

我没跟老婆她们一起走是因为不让,大队上有要求,60岁以上的全部都要先走,60岁以下就都安排在大堤上看水,也能理解,毕竟这么大的水。

坐船的时,我估摸着着水最少有两米,因为玉米地里都已经看不到玉米尖了。

出来那天风也大,坐船出来的时候,发动机熄火,怎么打都打不着,后来岸上又派了一艘船把我们拖走,五六个人的船,在等的过程中被吹走了一里多地。

没有带什么东西出来,就是一些换洗衣服,钱包什么的,妈妈70多了,身体不好,带了点常吃的药。

其实主要也是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十来亩地的粮食都卖掉了,1.25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收购的,今年小麦的价格不高,高的是玉米,一斤带芯的玉米去年最高的时候涨到过1.8元,但今年的玉米全给淹了。

我娃没用,出去这么久,就接过我一个电话,其他再没接过,怎么打都不接。自己的娃无论怎么没用都担心,听说那边有台风,也不知道他怎么样,挺害怕他回来家没有了。

本来去年就没有挣到什么钱,今年洪水再一闹,日子难过了。去年刚出去没多久就碰到疫情了,老板不让干,我跟老板说,让我多干10天,多少挣点钱,老板不让,最多只让我再干3天,凑满一个月。后来那三天也没干成,花在做核酸上面了。出来就干了27天,你说这算什么事。

现在在安置点还好,吃的、喝的都有,雨也淋不着,但这日子过不长久,你总不能在这里住一辈子吧。出去之后怎么办,现在还没想好。


【2】周井固村村民:来之前,曾打算要到城里买房

我是李照军,周井固村过来的,28号凌晨一点多收到村支书通知,要求做好转移的准备,凌晨3点开始往外走, 等到早上,车子就把人拉到淇滨中学。

我家有3个小孩,大的已30好几了,小的也到了能谈对象年纪,孩子都在外地,这边就我和我老婆两个。

我是24号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里就我老婆一个人,我不回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赶回来的时候雨下的差不多了,但水却高的吓人。

我老婆害怕家里进水,就把一万多斤的小麦搬到了二楼,等到我回来,两个人又把小麦运到外面的高地上去。

家里就13亩多几分的地,平时都是在外边打工,只是偶尔回来干干农活,其实现在农活也好干,放水什么的都是大队统一的,很多地方都能用上机器,真正自己干的少了。

转移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家里贵重点的东西都放到2楼去了,就一空调的主机没有办法搬,估计要被水给淹了。我老婆带了点衣服,我自己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从工地赶回来着急嘛。

家里本来是打算到城里买个房子,钱准备差不多了,原定22号签合同,但从19号开始就连着下了几天大雨,后来又发了洪水,现在家里也遭灾了,这事今年应该没着落了。


【3】小河村村民:家具什么都被水冲走了

我叫张建生,7月28号从小河村被转移到浚县中学,说是台风要过来,29号又给转移到淇滨中学。

我现在住8人间,一家子都跟着住进来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外孙,女儿女婿,我母亲和我。

这里住宿是分男女的,但我家里小孩多,住一起能有个照应,人数又刚好一间住下,人家也就同意了。

转移的时候家里就我一个,我11岁的孙女下大雨的那几天就给她大姑奶奶接走了,从浚县中学转移到鹤壁时,我想着水也快涨到她大姑奶家了,就又把小孩接过来住一起。

今年水太大,一家人都待在一个地方还是不太放心,原意是想着分开住,但安置点不让出去,然后这里离水也远着,暂时就住一起看看情况。

水快有胸口高的时候,我就赶紧带着衣服出来了,现在家里都被淹了,除了小麦被运出去外,其它家具什么都被水冲走了。

我今年58岁,见过很多次水,但像今年这样邪乎的水还是第一次,以前大雨停了之后水就自己下去了,今年雨停之后,出了很大的太阳,但水不仅没有退,竟然还在涨,而且还到村子里来了。

26号,水离我们家大门还有一寸距离的时候,我赶紧请了个人,把家里两万多斤粮食运走,那天两个人忙乎了十四五个小时才搬完,忙到手机电话都不敢接,生怕运不完。

虽然因为运的着急,掉的有麦子很多,但大部分粮食现在都在高地放着,我这心里也有点底,2万来斤麦子按照市场价,至少也能卖2万来块钱,至于水还涨不涨,麦子后面会不会被淹掉,我也不太清楚。

运粮食的时候着急,掉了好些到水里,心疼的呀,但没有办法,沾过水的只能扔掉,因为那水太脏了,我出来的时候水臭的很,一些水上还飘那个绿色的油花。

收上来的粮食能抢运,种地里的玉米就没有办法了,17亩地都有玉米,前后折腾的时间不算,为买农药、化肥、种子花的4千块也没有了,只能看着被淹掉。

都说今年这个水邪乎,但我也懂一些,毕竟城市人多,只是希望能有补偿。


【4】李新寨村村民:除了芦笋的损失,到了秋天可能麦子也播不了

我叫李云,27岁, 在7月28日收到村里的撤离通知之前,我还在县里的河堤旁做志愿者。

我平时住在县城里, 26、27日那两天我和朋友吃完饭就会到河堤旁帮忙装沙袋、搬物资。

28日早上四五点钟,村里发了泄洪通知,我赶回李新寨村帮着爸妈收拾东西。当时我就想,昨天我还在做志愿者,可怜别人,今天就变成了受灾群众。

我们主要带走了一些证件和保险单,当时走得急,好多东西都没带。现在想来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就像大队干部在群里发的信息说的那样“人命第一,然后其他财产能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不要贪恋”。

家门口用沙袋围起来,对于带不走的一些家具,我们都堆起来放的,希望尽量避免被泡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撤离的路上我看见一家人比较有意思,他们开了一辆小的四轮电车,顶上放了一个狗笼,里面有只小狗。也不是什么宠物狗,就是农村那种看门狗,估计在一起时间长了,也产生了感情,逃难时也把小狗带上。

我家主要是种田为生,一共有20亩田地,还没泄洪前就已经淹了一半,估计开放泄洪口之后全部都要被淹了。

我们家种芦笋,芦笋是春夏两季收获,是芦笋产量最高的时候,一个月最少能卖2万块钱。

现在一泄洪,除了芦笋的损失,到了秋天可能麦子也播不了,光是田里的损失,估计都要六七万。

李云家被淹的农田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无论是政府后续的补贴或者是保险的理赔,都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但国难当头,这并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我们要服从政府安排。好在我们家在县城里有房可以住,有的没有亲戚投奔的人只能去到安置点了。

我想人命是最重要的,人只要撤出来,这些地里的这些庄稼淹就淹了,今年不行明年还行。


【5】郭井固村村民: 拍抖音劝爸爸妈妈撤离

我叫陈贵仙我老公和公公都出去打工了,在这边我带着两个孩子和我爸妈住一块。

7月28号接到村里要泄洪的通知,果不其然两个人老人家思想很统一,都要留在家里看房子,我着急得不行就拍了抖音,他们看到我发的视频也意识到自己不对就跟着一起撤离了。

陈贵仙的抖音平台截图

撤退当天我带着两个老人和孩子一起走,我长这么大没见过这大场面,从我们这到县城的20里路全部排满了车,原本开车几分钟的路堵了半个多小时。

王庄镇七八万人口,全部都从那条路上过,其他路已封没法走,这种那场面很壮观。

现在我和老人孩子在县城的亲戚家住。

刚接到通知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恐惧,当时真的怕死了,止不住得想我家毁了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自己怎么办?

因我在镇上和村里都开了美容养生店,本来受洪水影响,生意不景气,如果这次浚县沦陷了,两个店子也危险了。

但我今天出门看,天很蓝云也很白,阳光明媚。这种天气,让人心情也好了许多,安心了很多。


【6】南苏村村民:上一次泄洪搬迁是1963年

我叫魏学民,73岁,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门面很小,撤离的时候就带了两件衣服,小卖部门一锁,东西也不多,泡坏了就泡坏吧。

记得上一次泄洪搬迁还是1963年的事,当时大雨下了六七天,那已经不是瓢泼大雨了,是“冲缸大雨”。

当时从距离我们村二里路的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分洪,水涌进村子,水有一两米高了。后来政府组织用船把人转移的屯子镇的高山上了。

今年的这次转移政府提前通知了,村干部挨家挨户告诉我们要转移到安全地带,听说政府也有安置点,管吃管住,比起63年那次泄洪已经好很多了。

现在家那边的情况还不很清楚,据说昨天夜里扒开了80米长的泄洪口,水现在往东北方向流,还没流到俺家的地方。

这两天雨也停了,听说盘石头水库已不继续排水,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我想我家那边庄稼虽然肯定会被淹,但屋子可能不会受灾很严重。


武汉晨报特派记者 李益文 实习记者 张杨 河南浚县报道

(如要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武汉晨报】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资讯

吉安:志愿者在行动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李歆通讯员张苡歆)疫情就是命令。连日来,吉安市城投公司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积极作为,在第一时间成立抗击疫情应急小分队,招募90余名队员参与中心城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公司党员

荷塘区:风雪中的一抹“志愿红”

红网时刻2月23日讯(通讯员 刘梦宸 颜医姣)株洲市区自2月22日凌晨2时开始降雪,截至23时,累计降雪量33.9毫米,雪深18厘米,达到特大暴雪量级。一场纷纷大雪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浪漫的氛围感,也为市民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和安

把小微企业园建设得更加“高、特、优”!今天南湖区召开现场会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小微企业园是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阵地,为高水平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今天,南湖区召开小微企业园运营管理提升现场会,实地参观先进典型,分析区内小微企业园运行现状,部署下一阶段各园区运营管理提升工作,

今天,嘉兴最新发布两大生活圈导则,未来乡村、未来社区这样建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今天下午,嘉兴发布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两大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生活圈导则,描绘了嘉兴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美丽蓝图,明确了相关建设任务。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嘉兴将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指引,坚持全域推进、系统集成

今天起,衢州调整部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

今天(9月20日),衢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知》。快来关注——按照省疫情防控办《关于印发浙江省2022年国庆假期及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封市龙亭区志愿者王林:逆行而上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圣桦集团开封城市公司的王林,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他得知开封市龙亭区北郊乡疫情防控任务繁重时,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在做好公司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积极主动协助当地疫情防控中的各项工作,运送防疫物资,服务社区群众,组织核酸检测……

如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焦作市解放区今天揭晓“大动作”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实习生 赵丰晖 作为全省22家“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焦作市唯一入选创建名单的城区,焦作市解放区在全域旅游方面有何大动作?今天(11月20日)下午,该区召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新闻发布会,揭晓

浚县公布多名密接者在浚活动轨迹

紧急寻人通告2022年4月18日,浚县发现一例省外返乡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相关密接人员在浚主要活动轨迹如下:密切接触者1:4月17日8时30分到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班(1—3楼无人),18时30分到北关邢志明卫生室看病。密切接触者4:4

河北衡水桃城区:靓丽“志愿红”增色文明城

夏日的河北衡水桃城区,草木葱茏,生机盎然,一抹抹火热的“志愿红”穿梭于大街小巷、乡镇村庄、社区学校,用心用情为桃城区“刷”上最温暖的文明底色。自5月15日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以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必胜的信念,坚决打赢创城攻坚战。全区

二十大时光·聆听报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愿为人类新能源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每经记者:李硕 每经编辑:孙磊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企业界对二十大报告反响热烈。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他的感悟。“习近平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贵港新闻头条网钓鱼野钓网围炉煮茶官网冰岛旅游官网河源新闻资讯网出国留学网今日渭南韩姓取名字大全董氏起名神器君山银针官网月子餐食谱网今日烟台云南旅游网捷克旅游网阿姆斯特丹旅游网今日晋中武汉交友婚恋网保山今日新闻网梅州今日新闻网鸿星尔克股票网紫沙壶官网海澜之家股票摄影爱好者数字藏品系统开发卢森堡旅游网德国旅游网今日朔州西湖龙井茶官网NFT数字藏品平台大全王姓名字大全集
鹤壁新闻头条网-鹤壁作为一座花园城市,是全河南水资源最清洁、蓝天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基地,鹤壁的金属镁新材料还应用于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鹤壁市另一个重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市区内的山城区。电影业在鹤壁能够扎根发展,与鹤壁清洁怡人的气候及地理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鹤壁新闻头条网 naosa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