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0:30:30 | 浏览:443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悠悠古运河,不舍昼夜流淌,生生不息,也给河两岸带来了传承千年的荣乐,比如浚县的码头村和白寺村。
船工驿站码头村
码头村的石桥
码头村位于浚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大运河卫河段“十八里溜”的南端。历史上,这里是繁荣一方的码头,水陆驿站,水运上至新乡,下至天津、北京。
村里老人讲,旧时,陆路虽有南北国道,但没有桥梁,从安阳、汤阴到浚县、滑县、内黄一带的行人车辆,必经这个码头渡船过河,旅途遥远的人们往往还要在这里休息过夜。于是,码头一带便成为粮食、建材、食盐、煤炭等物品的集散地。建国初期,成为浚县境内最大的码头。
码头的最后辉煌,85岁当地老人段培圣是亲历者。他和家人在河上经营了一条船,南来北往干了30多年,直至河运衰落陆运兴起。他讲述,他记事的时候,每天还有船只几十艘经过,船号声声,他家的船主要运白灰和石材到山东,去时重船归来空船,日日夜夜,皆在船上。
码头村护佑行船人的庙宇
其实这座繁华的码头,也早因河而化为村落,形成码头村。如今,码头村扔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关王四大王庙、观音堂等物质文化遗产及船工号子。2014年7月,码头村入选河南省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珍贵石材白寺村
白寺村至今还有人居住的百年老宅
在昔日的大运河上,船帆竞流,货走天下,而由浚县起航的船只上,主要货物之一便是当地的特产石材——花斑石,白寺村是开采的塘口中的一个。
花斑石是一种浚县当地特有的一种石材,石子经造化自然的地壳运动作用,累积在一起成为岩石,开采加工后纹理斑斓,煞是好看,在古代多被皇家征用。拥有这种石材的白寺村,居山傍水,就成了理想的开采地,也给地方带去了不少财富。
白寺村的老宅
《浚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山上设有藏兵洞,村周围设有护村河等,可见村寨在周边是相当有名。现在村内仍然有人居住的明清古寨120余座,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万历八年(1581)修建。
白寺村的老宅
这些古宅建筑,墙体为石材,顶棚为木材,木料采用古代防腐防虫技术处理,至今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编辑:陈鑫
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瓯海支站讯 3月29日,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主持召开全区城中村清零与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推进会,释放把历史遗留问题逐项解决销号的坚定信念,强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城中村清零与自然资源重点工作,为瓯海实现
襄州区乡村名录程河镇埠口社区曹河村常庄村陈湾村陈庄村程河社区崔营村代岗村邓岗村华楼村李坡村六房村南元村七房村乔庄村三房村上王庄村石台寺村宋庄村苏坡村孙岗村王营村西刘村小吕庄村谢营村张寨村张庄村赵坡村赵营村东津镇茶场村陈坡村淳河村崔胡村打伙村
2月10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杜庄村顺坝路附近的河道旁,几名钓友停好单车,坐在青草坡上,开始了一天的垂钓。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恶臭难闻的污水河。这条长达11千米的河道沿线有村庄10余个,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清清的河道及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映象网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提起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临危受命、用生命为兰考带来新生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如今,50多年过去了,兰考县发生了巨变。在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良田连缀成海,参天的焦桐和
李庆洪《百年之光》主题展海报2021年是建党百年大庆,作为《百年之光——党领导中国(淄博)工业百年主题展》专家组成员,为展览提供了周村解放初期缫丝业恢复生产的资料和文字,使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近日读陈文华著《解放区概况》一书
紧急寻人通告2022年4月18日,浚县发现一例省外返乡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相关密接人员在浚主要活动轨迹如下:密切接触者1:4月17日8时30分到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班(1—3楼无人),18时30分到北关邢志明卫生室看病。密切接触者4:4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石家庄5月8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20年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6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同步课堂”:明年覆盖青岛乡村学校】同步课堂让不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市统一建设740间同步课堂教室,其中农村学校同步课堂教室数量占比80%左右,拥有同步课堂教室的学校总数量占全市学校的70%左右。202